笔趣阁 > 仙侠修真 > 大唐:我老婆是武媚娘 > 第887章 上元节灯会(1/2)

第887章 上元节灯会(1/2)

有声小说,笔趣阁在线收听!
第890章 上元节灯会

为了消耗多余的粮食,大唐在境内兴起了酿酒业,而酿酒业也给大唐带来了丰厚的回报。

根据户部统计,自酿酒业与烟草业兴起之后,大唐的税收增加了四分之一,只两个产业就将大唐的税收增加了四分之一,可见这两个产业的利润有多么的大。

而白兰地与威士忌的最终销售地,李贞定在了欧洲,李贞要将东罗马帝国以西的欧洲市场占据,让欧洲成为大唐商品的倾销地,以此来换取更多的利润。

转眼间,已来到了永徽十一年,这段时间里,由于李贞的大力提倡,大唐的科技有了巨大的进步,各种使用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被发明出来,而不少实用的机器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到使用之中,这也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

统一的大唐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为强大的国家。

农历正月十五,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春灯节、小正月、元夕节。

此节习俗起源于道教的“三元说”。

道教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。

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认为天官赐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,并以三元配三官。

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,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,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。

这样,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。

永徽十五年上元节,天上皓月当空,长安城中已是万家灯火,彩灯万盏。

整个长安城热闹极了,不少人出门赏月、猜灯谜、舞龙、舞狮子、跑旱船、踩高跷、扭秧歌,整个长安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。

上元节吃元宵的习俗最为普遍,“元宵”最早叫“浮圆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”,南方叫“汤圆”。

这些名称“团圆”字音相近,取团圆美满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。

长安城每年的上元节都有灯会,参与者数万人之多,整个青龙白虎、朱雀玄武四条大街的两侧挂满了彩灯,大街上人山人海。

正月十五日夜晚,李贞带着皇后李如意及一众妃子,亲自上街观灯与民同乐。

老百姓见天子和皇后驾临,纷纷山呼万岁。

李贞说了一句:“元宵佳节灯会如此热闹,让宫女们和太监们都出宫观灯,让他们感受这长安的的繁华。”

然而梁缜说道:“皇上,万一这些宫女们跑了怎么办?”

宫女制度,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制度之一,跟太监制度的残酷性不相上下。

在另一个时空中,唐玄宗当朝的时候,各地的宫殿和离宫、别馆有几十处,每处宫殿都要配备宫女。

据史学家统计,唐玄宗时期的宫女,总共有四万多人。

当时大唐朝全国的户口是910多万户,却有四万多名宫女。

这样的比例,实在是高得吓人。

现在的皇宫中,虽然没有像唐玄宗那么多的宫女,但是宫女的人数,也是数以万计。

正常的情况下,这些宫女一辈子都要老死宫中,无法出宫,所以不少宫女想着要逃亡。

然而李贞却已将宫女制度和太监制度进行了改变,李贞已不再招太监入宫,而且宫女和太监来去自如,每个月宫中都要定期统计要离宫的宫女和太监。

但现在宫中做太监和宫女是有很高薪俸的,所以这些太监和宫女大多不愿离去。

正因为如此,李贞才有底气让宫女和太监出宫赏灯。

李贞就说:“若是宫女要跑,那就让他们跑,不过以后再想入宫拿朝廷的薪俸那是不成了,对了,这次出宫观灯,每个人再给他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