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
>
一段楼梯 > 第169章 她是那样地,不加掩饰的贪婪(2/3)
无论是因为母亲,还是因为她自己。无论是哪一种圈套,她所钻进去的,都是因为含糊不清而造成的那一个圈套。
而现在想来,这世界上“天造一对,地设一双”的很少很少,那一点点磨难算不得什么。她也并不是那么笨的,他看她,也并没有那么不顺眼。
即便是云遮雾嶂的高山,只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,也终究会到达。她看生活在城市里的冼锐,就像冼锐看生活在大凉山里面的她。因为社会的发达,因为交通的便利,他既可以走到西昌来,她也一样可以走到昆明去。物理问题已经解决。
并且她也非常粗心地忽略了,她跟冼锐,才刚刚开始相处,还刚刚开始磨合。因此,所有的小吵小闹都是非常正常的。而他们,却已经是几十年的老夫老妻,尚且还有分歧。
很多人的后悔,并不是因为他失去了财物。而是从后往前看,好似许许多多事情他都可以达到。然而却并不是。
就像母亲当年不敢开口跟大伯说话,让他帮帮忙。就像母亲当年被那八十斤煤炭困住,就像她幼小的时候被一个尿罐困住一样。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,都有可能被困住。冼锐也是。
忆往思今。那么下一次恋爱,她就不能够那么轻易地就放弃了。
关于她的名字,是她母亲在翻字典的时候取的。
她无意之间看见了这两个字,觉得很特别。再想一想和她的姓也很搭配,就取了。那是一本小字典,和她上小学时所用的差不多。
上面的解释是,“潇,湘,湖南二水名,在零陵县合流”,就再也没有别的了。
既没有林黛玉住潇湘馆,也没有湖南有****,更没有湘妃竹的美丽传说。
母亲想,不管怎么,这大江大河,总比那小水荡要好。至于为什么叫湘潇,而不叫潇湘?因为那个很拗口,而湘潇,很顺口。
原来她的名字,是扛大包的母亲随意翻字典时取的,也并没有像她所想象的那么古典和有诗意,也并不叛逆。
但是,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100年以前又有几个人不是住在农村里的呢?又有几个人不扛大包呢?她这个独特的名字,确实让很多人记住了她。
父亲和母亲以前也都不曾讲过,100年以前父亲的祖上是乡下大地主,直到解放前。那一大片土地都姓郗,因此,他们那个地方叫“郗家湾”。
祖上也从来不敢娶小老婆,因为怕儿子太多,家产不够分。怕关系混乱,出败家子。只是在找媳妇时候会挑选,会找一个能干又漂亮的。看奶奶六十多岁的照片,气场完全足够稳住一个大家。这和电视里面演的,完全不一样。
母亲的祖上是私塾先生,直到解放前。
在解放前夕,他们都能够审时度势,上交土地。并且融入集体,积极参加劳动,和周围的群众打成一片。为了生存,爷爷甚至走村串乡,做过货郎。因为上下关系皆好,**也平安渡劫,并没有受到过批斗。
以前,她还未成年,再说又是一个女孩子,他们不想让她背上精神负担。而现在她长大了,社会也更加稳定和开放,母亲这才讲了出来。
这不能够说明什么,至少说明祖辈是勤劳和善于持家,求知上进,善于与人相处的。没有出过败家子。
很多人的婚姻之所以不幸福,很多人的事业之所以不顺利,就是因为父母总是以为讲得太早了,他会胡思乱想。
可是讲得太晚了。
在婚姻上。他要么已经错过了,要么早就已经受到了别人的影响,自己已经定型了。
在事业上。他小的时候都没有能够立下志,都没有吃过苦。等到到了二十岁再讲,可就已经太迟了。
讲早了,心智还不全,会像那早早炸开的石榴。讲晚了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