闷,这也是个知识盲区。
虽然他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有个“小王子”的形象,但那属于阴差阳错,不是刻意办到的。
他不善于虚伪,他可以为了完成好本职工作建立起一个形象,但要是让他硬拗人设,他反而做不好。
“怎样才算经营人设呢?”他问,“或者说,我能有什么人设?”
“你不是有个现成的人设吗?”段小桑说,“文学骑士。或者说,文学的堂吉诃德。当然,后者比较小丑,对你不利。你可以考虑失败后用后面那个人设挽尊。”
王子虚敬谢不敏。
“我知道你心理上有点过不去,不过,凡是作家,都有人设的,就算他们自己不情愿,外界和读者,也会给他们安一个人设。”安幼南说。
她又接着说:“比如顾藻,他的人设就是狂放不羁的青年作家,各种包装宣传都在凸显这种特质,实际上他本人有点神经质;
“再比如萧梦吟,她那人你也见过,但她在外界的人设,可是冷若冰霜的犀利美女作家哦!”
王子虚捂嘴想了想,好像确实。但萧梦吟的人设也有点太离谱了,反差太大。
忽然他心里一咯噔,下意识问道:“陈青萝也有人设吗?”
段小桑说:“陈青萝的人设就是天才文学少女啊,多少年了还是天才文学少女。”
安幼南接道:“还真是,一直是当少女宣传。不过她长相还挺能打,不然都不好意思印她照片。”
王子虚抿紧嘴唇,默不作声,心里暗暗向陈青萝道歉。
“她多少岁了?快30了吧?”段小桑问。
“29岁。”王子虚答道,“比我小一岁。”
安幼南敏锐地问:“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?”
坐过同桌,祝过生日快乐,怎么会不清楚?
王子虚答:“她是我杂志总编。”
“哦。”安幼南点头。
安幼南看他为难,又道:“你是不是以为,她是要你去出版社那里推销自己,主动投简历?”
王子虚不是这样想的,但他构思的行为性质上差之不远。
“不需要那样的,”安幼南说,“文人毕竟是文人,要遵循高雅圈子的玩法,不能太露骨,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?怎么卖自己来着?”
段小桑:“哪有这样的成语?”
王子虚说:“待价而沽。”
“对,待价而沽,”安幼南说,“要摆出待价而沽的姿态,傲慢、自大、游刃有余地亮相,让出版商来发掘你,这样才能开到好合同。”
王子虚问:“所以,在哪个场合亮相,才能让出版商关注我?”
安幼南伸出一根修长手指,在空中一点:“你问到关键了。想要找到那种场合很简单,求我啊。”
“求你了。”
“只要能求我……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答应了!?”
王子虚认真地说:“我不想《石中火》失败。”
这是唯一的原因。
他不想《石中火》没人看。没有作家情愿呕心沥血的结晶没人看。
说什么“藏之名山”“留给后人”,只不过是用来宽慰自己的漂亮话。
小说的生命在于传播,在于活在人们的记忆里。作者将生命的一部分分给了故事,这故事就是他生命的延续。
段小桑的一番话后,让他认识到,“作家的责任写完小说就结束了”这句话,究竟有点空。
石同河因为他本人的缘故,就给他的书使绊子;文协那帮人为了给石同河张目,为了打压他本人,就针对他的书大放厥词。
在别人哪里,人就是书,书就是人。
他自己又怎能分开?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