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越奇妙。
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六⊥9⊥⊥书⊥⊥吧⊥⊥首⊥发!
王忠兴数次看向他,似乎在等他发话打断,但石同河终究没有出声。
顾藻的发言和他想的不一样。他本以为,这位青年作家应该机灵点,听出石同河话里的微言大义。
他也是石同河钦点的要他来做这个开场白,可听他的介绍,似乎对《石中火》的评价还很高。
开场就歪了,不符合石老的意思,所以王忠兴频频侧目看石同河。
石同河不动如山。
顾藻接着道:
“王子虚是一位年轻的新人作者。新人作者在驾驭宏大历史题材时,往往会处理稚嫩。
“比如本书,就存在次要人物脸谱化、部分转折依赖巧合等问题。
“但我们需要注意到,这些问题瑕不掩瑜,即使存在,也并不严重,因为其优点足以大到掩盖缺点。
“无论如何,这个题材和结构,都极具难度和挑战性,是我们国家文学史上,甚至人类文学史上从未有人挑战过的写作方式,对于作者的野心应该肯定……”
“够了。”石同河突然打断顾藻,“现在是介绍环节,你的个人赏析,可以放到后面自由讨论。”
顾藻面无表情地放下材料:“我说完了。”
石同河端起青瓷茶杯,碧绿液体荡漾,吹了两口气,抿了一口,吐了茶叶沫。场间无人说话,只能听到石同河嘴唇发出的声音。
顾藻的发言,听在不知内情的人耳里,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但听在王忠兴耳里,简直是跟他对着来。
在研讨会之前,王忠兴写的那篇“小评中国版《百年孤独》”,早就在王子虚年龄资历上入题,把《石中火》贬了个透。
顾藻的发言里,也说“王子虚是个新人作家”,还把王忠兴点出的那些问题复述一遍,但随即话锋一转,又下了个“瑕不掩瑜”的判断。
他甚至还点出了一个关键:在《石中火》之前,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人用这种形式写作过。王忠兴所谓“写坏了一个题材”的言论不攻自破。
要“写糟一个题材”,也得这个题材本身存在,并且有人去写。本身就没人这样写过,而且难度极高,现在又有什么资格怨写的人浪费了这个题材?
顾藻抢先发言,占了先手,无疑是帮了大忙,接下来王忠兴不好再就这一点做文章。
就算他把他那篇小评里的观点拿出来再说一遍,说服力度弱了不说,顾藻也不用当面反驳,以至于得罪人。
都是聪明人。
安幼南在段小桑的耳机里,语气悠哉地道:
“这个顾藻,昨天一个屁都不放,今天上赶着帮王子虚的大忙,这人也是个痴人。”
说完,她想了想,订正了自己的话:“昨天也不是一个屁都没放。没准他们家张爱玲真的怀了卡夫卡的孩子。”
她昨天好不容易撮合了两个人见面,一个打死不肯求人,另一个打死都要装逼,什么交情都没建立起来。
结果今天到了现场,顾藻竟然是心照不宣地帮王子虚打起了掩护,倒像是古代的侠客作风——你不用张嘴,这忙我帮就帮了,无须啰嗦。
陆清璇站在门口偷听,悄悄溜出门去,掏出手机,那头宁春宴来了条消息:
“怎么样?”
陆清璇仰头想想,低头输入:“好像……还行?”
“还行是什么意思?”
“顾藻给的评价还挺高的,可惜说一半,给石同河打断了。”
宁春宴那头显得十分高兴:“漂亮。石同河这家伙越来越不要脸了哈!”
会场里,石同河饮完了茶,道:
“那下面就次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