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邱家熬不过去了。”
“靠着权钱交易、相互勾结、利益捆绑等等方式,我们家族能做到如今这种程度,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。”
“我们太依赖于我父亲,习惯于照搬沿用他的成功模式,把重点放在了做选择上,而不是搞科研上,觉得搞定一个大官比研发一项科技更重要。”
“殊不知站队成功,是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,但真正能支撑一个企业走下去的动力,是不断的创新和进取,而不是送了多少红包、给了多少利益。”
“我们这样的家族企业被清算倒闭,对国家和人民来说,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,所以你们想问什么尽管问吧,我唯一的诉求就是少判我几年。”
“毕竟我才接管家族生意不久,以前很多事情我都没有参与过,我还年轻,我希望我四十岁之前还能出来,踏踏实实的享受我的余生。”
人贵有自知之明。
当知道大势已去,当知道败局已定。
邱昌宏没有反抗,也没有狡辩,更没有疯癫。
或许是因为前段时间的一次次残酷打击,以及母亲的教诲,教会了他成长。
让他学会了审时度势,学会了思考判断,而不是一味的意气用事。
现在的他非常心平气和,有问必答。
毕竟仔细想想,又不是犯了杀人放火的重罪,自己何不坦白从宽,争取少判几年呢?
……
当邱昌宏主动交代的时候。
交通大学北门外。
一座始建于上个世纪的老旧小区内。
已经快四十岁,但还没有博士毕业,更没有成家立业的方健斌,依然还在纠结。
他租住的房子,是房东在楼顶上违章搭建出来的小居室,不仅冬天寒冷、夏天闷热,还经常要与蟑螂老鼠为伴。
出身农村的他,从小到大都品学兼优,是所有亲朋好友眼中的学霸,是注定会有大出息的人,而他也一直这么认为。
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交通大学,本科毕业之后,他就以优异的成绩保送研究生。
研究生毕业之后,曾有单位开出了不错的待遇条件聘请他,但他太想证明自己很优秀,是非常厉害的顶尖科研型人才。
所以他拒绝了对方的邀请,还和迫切想要他工作赚钱,贴补家里的父母大吵一架,一心一意的专心学术。
然而……
读博士和读硕士,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。
除了繁重的学习之外,还要搞科研、写论文、做项目。
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方健斌,再穷再累也没有吭一声。
无数个日夜,他都是孤身一人,在实验室里度过。
父母病重他都没有回家探望,而是一心一意的搞科研。
一年又一年。
他从豪情壮志的热血青年,熬成了一个中年大叔,连头发都熬没了。
但有志者事竟成,他的努力也并没有白费。
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、科研试验,他终于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,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。
一旦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,那么他不仅可以顺利毕业,而且还能轰动学术界,名利双收的可能性极大。
只可惜的是……
最关键的几个数据,他还没有测验准确,需要导师的支持才行。
但他的导师却不止一次暗示,获得支持的前提,是在他的论文上共同署名。
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课题研究,眼看就要成功了,导师却玩这么一出。
方健斌当然很气愤,也很苦恼。
因为没有导师的支持,实验做不成、数据拿不到,论文也必然写不出来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